1.课程的性质和任务
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。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要求学生掌握车、钻、铣、磨等各种切削加工过程的基本知识,为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,正确合理的选用和设计刀具打下基础。
2.课程的基本要求
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切削过程的各种现象及其变化规律;
能根据加工正确象和具体条件,合理选择刀具材料、切削部分几何角度与切削用量、切削液等;
了解现代切削加工的发展趋势.
本课程所用教材:《金属切削原理》 陆建中主编、周志明副主编
正确先修课程的要求: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、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金属工艺学、工程材料、机械原理、机械设计、互换性原理及测量技术基础.
3.本课程基本内容
绪论
金属切削发展概况.本课程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.
第1章 基本定义
切削运动及切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;刀具的组成;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;刀具标注几何角度的坐标系;标注角度定义;刀具角度的换算;车刀刀头的简单画法;刀具的工作角度;各种条件正确工作角度的影响.
切削用量、切削层要素及切削方式.
第2章 刀具材料
正确刀具材料的要求.
高速钢:普通高速钢的牌号、性能及其选用;高性能高速钢的类型及其性能.
硬质合金:普通硬质合金的分类、牌号、性能及其选用;新牌号硬质合金及其性能.
陶瓷及超硬材料的性能.
第3章 第4章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
切削变形
切屑的形成及分类;衡量切削变形程度的度量方法;切屑形成过程力学特性.
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积屑瘤;已加工表面变形及加工硬化;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.
切削力
切削力的来源;合力与分力;切削力的测定;车削力实验公式的建立;切削功率;单位切削力和单位切削功率.
影响切削力的因素.
切削热和切削温度
切削热的来源与传散;切削温度的测量与分布;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.
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
刀具磨损形式与分类;磨损过程和磨损限度;磨损原因;刀具耐用度及其方程式;刀具耐用度的确定原则;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.
第5章 第6章 切削规律的应用
切削液的作用;切削液的种类及选用.
切屑的分类、流向及卷曲、断屑措施.
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;影响切削加工性的因素;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及改进措施;已加工表面的质量及影响因素.
刀具几何参数的公用及选择原则和选择举例.
车刀几何参数合理选择的综合分析.
切削用量选择的原则和选择方法;切削用量选择举例;提高切削用量的途径.
第7章 钻削
麻花钻的几何参数;钻削用量及切削层要素;钻削特点;钻削力及转距;钻头的磨损与耐用度;钻削用量的选择.
第8章 铣削
铣削特点及铣刀几何参数;铣削用量及铣削层参数.
铣削力及其计算;铣削深度ap及进给量正确铣削力的影响;铣削方式:顺铣与逆铣、正确称铣与不正确称铣;铣刀的磨损与耐用度;铣削用量的选择.
第9章 磨削
砂轮的特性、代号及其选择;磨削运动及其用量;磨削过程的特点;磨削表面质量;先进的磨削方法简介.